颜家龙书画研究院

艺术评论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评论

龙起湖湘舞大风
——论颜家龙先生的书法艺术
 
夏时,周平
 
 
内容提要:
颜家龙秉承湖湘文化传统,于书法所学广博。在近70年的翰墨生涯中,勤恒精进,自我完善,逐步形成了用笔精到,力沉势雄,格调高雅,气象开阔的富有阳刚之美的书法艺术风格。尤其对碑体行楷、行草的用笔和结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 “刮”字用笔法和方扁结构动势化,为中国书法艺术风格的丰富作出了他的贡献。
关键词:
颜家龙书法  阳刚  动态  静态
Abstracts
Yan Jialong, a profound calligrapher, inherits Hunan’s traditional culture well and achieves high attainments in the art of calligraphy. During his seventy years of engaging in calligraphy, he has diligently practiced and persistently improved his calligraphy. Gradually, he has formed a strong style in the art of calligraph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precise and penetrating, full of strength and power, elegant and magnificent. Especially his deep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using writing brush and the problem of character structure for regular script and cursive hand on stele,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enriching the styles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Key word:
Yan Jialong calligraphy,  strong,  movable,  still.
 
 
    颜家龙,1928年生于湖南涟源,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官员,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离休。
颜家龙自少年时代即承传家学,结缘书法。成年后,长期从事书法与美术的创作、教学和组织工作。在近70年的翰墨生涯中,勤恒精进,逐步形成了用笔精到,力沉势雄,格调高雅,气象开阔的富有阳刚之美的书法艺术风格,成就显著,影响甚广。探讨其书法艺术的风格特征,对进一步认识颜家龙书法艺术的成就和价值,对弘扬书法艺术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颜家龙书法艺术的动态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在其独特的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颜家龙书法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湖湘独特的人文环境及其自身的艰苦努力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
(一)颜家龙书法艺术形成的主导因素
1、师承
对颜家龙书法影响至深的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为其叔祖父颜昌峣,一为其情兼师友的周达。
颜昌峣为清末至民国湖湘著名学者和书法家,毛泽东称赞颜昌峣是“有学问、有道德”的先生。颜氏家谱载称:颜昌峣为颜真卿第62代孙。少时习颜楷,得其雄强深厚;又取法欧字,得其端庄精劲;临习汉碑《张迁》、《荣武》、《礼器》,得其古拙浑厚;精研行草,尤以李邕《岳麓寺碑》为日课,兼习米书,风格劲拔雄强。书法家、国民党元老周震鳞谓其行书“徜徉于米李之间”。所书《岳王碑》、《禹之谟墓碑》至今赫然立于岳麓山上,另有《中国近代百年史》、《管子校释》等著作行世。抗战期间,颜昌峣自长沙迁返故里,直至1944年逝世。这期间颜家龙正值少年,得叔祖亲炙,于欧楷、汉隶及行楷临池无间,长进快捷,深得叔祖怜爱,从此确立其书法雄强劲健的基本取向。
周达是现代湖湘著名的书画家、书画教育家。颜家龙读中学时,周达任其美术教员,后来颜家龙在湖南师大工作又与周达同事,在一起切磋书艺的时间较长。周达在书艺上各体俱能而以魏碑最具功力。颜家龙曾沉浸于魏碑的研究,即是受周达的影响。可见,周达是促使颜家龙走上碑学道路的关键人物。颜家龙精于魏体楷书,并将其化入行草之中,从而奠定了其书法风格的基本格局。
以上是对颜家龙书法风格有着直接影响的两个主要人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书法热潮涌起,湖湘书坛才俊迭出,其中与颜家龙切磋而相互获益者,有著名学者、书法家虞逸夫,著名诗家、书法家胡六皆、邓先成,著名书法理论家练肖何等。师友间的交流,对颜家龙书法风格的形成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人文环境
颜家龙的出生地原属湖南湘乡,湘乡在近代以来人文蔚起,勇领风骚。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弟子纵横天下,功勋卓著,“中兴将相,什九湖湘”。而湘军又以湘乡弟子为中坚,其声威历数十年而不衰。即以文学论,以曾国藩为首的“湘乡派”是继李东阳为首的“桐城派”之后,湖湘文化兴盛的标志。颜家龙生长于斯,自然深受影响。
如从更广阔的人文环境来看,颜家龙书法风格的形成还与整个湖湘文化有着极其丰富而复杂的关系。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如爱国兴邦的情怀,海纳山容的胸襟,经世致用的思想,敢为人先的勇气,刻苦耐劳的品性,浪漫大气的美学追求等等,这些传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作为书法家的颜家龙,并最终对颜家龙书法风格的形成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颜家龙秉承湖湘文化传统,于书法所学广博。早年以汉唐为主,习隶师欧兼学北海,间临二王、米芾和黄山谷,晚年于少字书法、大字榜书多所研究,还对左笔书法作过探索。他对各家各派书法均能识其长,察其短,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而于书法之外的学养亦极为重视,长期研习国画人物山水,撰写诗.词对联,写作各类文章。多方面的修养,无疑促使其书风更加成熟而有韵致。
 (二)颜家龙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分析
颜家龙书风的形成与发展,其自身努力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下面我们从其书风形成发展的阶段作粗略分析。
1、厚积期
从少年时受叔祖父指导临习欧楷、汉隶至1958年(30岁)为颜家龙书法艺术的厚积期。他曾在《学书琐谈》中说:“三十岁前,除篆书外,其他书体均有所涉猎,但主攻是楷书和行楷。在此阶段,我之用心,多在追求笔画之严守法度以及骨力之健劲和结字之端稳。”这一时期,曾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和浙江美术学院学习。1949年参加工作,在部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
2、发展期
自1959年至1980年(52岁)为颜家龙书法艺术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颜家龙自觉地汲取各种养料。汉碑的厚实博大,魏碑的凝重雄强,二王的俊逸灵便是其研习的主要对象。于书法史的研究又使其对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有了深刻地认识。同时,颜家龙对国画山水人物钻研亦深,惜画名为书名所掩。而且他对文学嗜爱非常,书法创作内容多为自拟。这一阶段以1980年他的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书展为划分标志。这一时期,颜家龙主要在湖南日报社任美术组长。书法创作由注重用笔精到而富力度及结构端稳而又大气向追求作品的整体气势及节奏变化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如顶端执笔法的探讨与熟练掌握,通过独特的动作技巧,探索独特的个性语言。
3、成熟期
自1980年至2000年(72岁),这一阶段为颜家龙书法风格的成熟期。分期标志是2000年从湖南省书协主席任上退下来。这一时期颜家龙一方面在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从事书法和国画的教学工作,一方面主政湖南省书协。他作为湖南省书协的创始人和主要组织者之一,20多年不辞辛劳,在提高湖湘书法艺术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书法艺术境界。如这期间举办的三届书法研修班,培养了一种求实学风并大力倡导个性书风。大量的展事活动及与国内外的书法交流,提升了人们对书法创作的认识,促进了书法热潮的兴起。这一阶段,颜家龙书法由重形质向兼冶神彩与形质发展。1990年前后又练习左笔书,于熟中求生,拙中求趣。他的书法声望与日俱增,影响渐广。
4、蜕变期
自2000年以后,颜家龙书法风格进入蜕变期。他摆脱干扰,集中精力,反思研讨,尝试开拓,因此每年有不同主题、不同面目的新作问世,近年则似有走向圆融的迹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颜家龙书法作品中常钤有“勤恒精进”四字印,这四个字体现了他的个性、他的追求。我们期待着,颜家龙的书法风格在新的蜕变中不断提升,从而达到辉煌的高峰。
二、颜家龙书法艺术的静态分析
颜家龙书法艺术的静态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厚劲硬折为用笔特征;以紧结动化为结构特征;以沉雄开阔为审美特征。
(一)厚劲硬折的用笔特征
颜家龙书法线条给人以厚劲拙涩之感,这主要取决于他在塑造线条时特别重视对笔法的研究和个性化书法语言的锤炼。
1、中侧互用
自碑学兴盛以来,名家大师各有独到之处,颜家龙特别心仪赵之谦,他在一篇文章中说:“赵之谦以魏碑笔意用于行书,中侧锋互用,行笔沉着痛快,寓劲拔于流动之中。”颜家龙继承并发扬了赵之谦中侧锋并用的传统,更向前推进了一步。
所谓侧锋并非从头至尾侧向一边,一侧到底往往形成偏锋,殊不足取。颜家龙书法侧锋用笔多在起、转、收束处,而笔画中段大抵为中锋,时正时侧,取其万毫齐力。以横折钩为例分折,侧锋用力着纸后,迅即调整为中锋,略带逆势向右推进,至折处略侧下按,又迅即调为中锋用力涩行,至钩处又侧锋顿挫向左,方拙送出,力送笔尖时又调为中锋。在行笔过程中,平面移动取涩势、守中锋,在上下运笔时多用侧锋,笔杆略向左右倾侧,运行动作协调畅快,整个用笔过程一连串动作都在刹那间完成,表现出高度灵活的运笔技巧。类似转折、勾努这些笔画,业已形成颜家龙书法典型范式,成为他构建书法风格的基石。
杨钧《草堂之灵》曾说:“凡人之能成一家书者,必有一标异之处,而贯之以一。或一生用点法,或一生用挑法,门面既醒,旗帜顿新。自然结体纯一,无庞杂之病。”书法史上这类现象较多,如黄山谷善用横,刘石庵善用点,王梦楼善用挑。这正如古代诗家皆有喜用字词和句式相类。颜家龙对此深有所悟所得,其标异之处即横折钩这类笔画,并将其推广至竖弯钩、竖钩、方框、走之底等笔画。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攻横折钩比专攻点、横、挑之类更难,因为这类笔画方向转换多,运动路线长,用笔要求更高。
颜家龙的用笔特征不是米芾之“刷”,取其气势而不是取其痛快;不是蔡襄之“勒”,取其韧劲而不取其婉媚;不是黄山谷之“描”,取其拗峭而不取其轻灵;不是苏轼之“画”,取其豪劲而不取其温润。用一个字来概括,颜家龙书法用笔可属于“刮”字一类,与家具刮腻子,房屋刮涂料相似,方劲硬折,时快时慢,节奏分明,于下笔和转换处、收束处尤其着力,显得厚重坚实,且有蓄势之妙,中段运行则顺畅爽快。这种用笔的视觉效果富有冲击力,加上颜家龙书法结字的紧结方扁,更与“刮”字用笔相得益彰。
这种用笔是颜家龙对历代笔法研究后新创的独特笔法,是他对笔法史的丰富,是他融贯碑与帖的着力点,也是他着力打造的书法风格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他充分发挥毛笔健毫的特性,频繁换锋,正侧互见,折叠往复,翻转自如,以“刮”字该之,应该是恰如其份的。如其小中堂“见多识广,翰逸神飞”即为典型的“刮”字法用笔。“见”、“高”、“翰”、“飞”之勾努,“见”、“识”、“广”“翰”“神”之方框,均为此法。特别是“逸”字的走之底,尤为典型,一笔之内,尽展“刮”字雄风,笔势与情致尽显笔端。正所谓“变起伏于锋杪,殊衄挫于毫芒”。殊者,变也。变,才有创新发展,殊,才能卓然独立。
2、顶端执笔
颜家龙用笔特征的形成还与其运用顶端执笔法有很密切的关系。朱履真曾言:“执笔欲高,低则拘挛。执笔高则臂悬,悬则骨力兼到,字势无限。”颜家龙受其提示,又曾见音乐会上指挥家手拿指挥棒,挥舞之间节奏和韵律随之起伏而大受启发,于是顶端执笔法便成为了颜家龙独特艺术语言的重要技术手段。实践中,颜家龙发现顶端执笔法最大的难题是手指执于笔梢,笔杆容易摇动,力量难于到达毫尖,致使线条容易出现疲软轻滑的毛病。优点则是视野开阔,有助于气势和整体的把握。黄山谷曾运用顶端执笔法,以高取涩势,以远取气势遂成其“以侧险为势,以横逸为功”的独特书风。经过长期的探索,颜家龙运用顶端执笔法,逐渐心灵手敏。以腕运指,力量从顶端顺笔杆注入毫尖,不受任何阻滞,得势虚力沉之妙,线条圆劲而流畅,字势开张而奇逸。当代学者虞逸夫先生赞曰:“此古人所难而君实能之”
3、碑帖结合
颜家龙书法用笔源出魏《张猛龙》、《张黑女》和唐代欧阳询、李北海,略掺清代赵之谦。
《张猛龙》的笔势雄畅,结体茂密,方圆并用,气韵生动。《张黑女》的字多扁方,略带隶意,仪态优雅,气宇轩昂。颜家龙对此烂熟于心,畅达于手,并中和二碑之意趣,楷书用笔多《张猛龙》而结体近《张黑女》,并辅以《醴泉铭》之韵致,掺以自家之意趣,经长年锤打煅烧,由“混合体”渐成“化合体”,然后由楷而行而草,加大用笔线条的流动感,逐步形成自家风范。
颜家龙行楷书则出入《麓山寺碑》。先是被动地临习其叔祖颜昌峣所书《麓山寺碑》字范,后主动探究,悟得李邕顿挫之妙,经苦磨勤练,笔下渐得李邕凌厉峻拔之势,且自然融合《张猛龙》之笔意和《张黑女》之结法。其用笔一丝不苟,即便细如游丝也能气力充沛,圆厚而扎实,且笔路分明,节奏朗然。
以上三个方面都对颜家龙书法艺术风格的确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横向动势的结构特征
1、横势取姿
考察颜家龙书法紧结方扁的结构特征,源自于汉隶方扁范式及《张黑女》、李北海、赵之谦。汉隶字形方扁,重心低,有沉稳之感。《张黑女》结字亦取扁势,而仪态端庄。李北海行楷书结体奇纵稳密,以方扁居多,中宫紧敛,四面笔势略纵。颜家龙对此心领神会,兼容并蓄,略加变化而成自家韵致。
颜家龙对赵之谦结字法亦参之甚详,他说:“(赵之谦)结字取横式,部位之间每多腾挪,不规规于方正,若信笔成形者,姿态活泼生动。”他将赵之腾挪之势融入笔端,从而使方扁端正之形富于活泼变化之姿。行楷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即是其代表。整体字形多取横扁之状,且常常变点为横,亦不作太多的欹侧变化,却将大小、粗细、疏密、虚实等元素巧妙的穿插其中,并对部分撇捺和竖画作适度的夸张,揉北海之神韵而出之以自家面目,沉稳端庄而又遒健洒脱。
2、外静内动
字外框以静态的方扁紧结为主,字内则变化丰富,这是颜家龙书法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字内多变取法于米。米字字内线条变化丰富、穿插灵活而恰到好处。陈振濂曾说米字的结构:“不取过分规范而固定的处理程式,追求变化但不露斧凿痕,是在一种舒展自然的节奏延伸中灵活调节空间构造的形态。”颜家龙巧借米法,很好地克服了方扁字形容易刻板之弊。从其所书《周恩来联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可见其特色。字形多为方扁,即使长形字如“与”、“字”、“处”也给人以方扁的感觉。整体显得端庄稳健,力雄势沉,然而由于其字内空间布局的“灵活调节”,又于端庄中见潇洒,稳健中见情趣。
3、由点及面
颜家龙书法之“刮”字法,是其独创之用笔法。用笔生结构,颜家龙研究字的结构时发现举凡勾努、勾裹、中勾、绰勾、伸勾、屈勾之类“勾”法均在字的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书写时均宜随字势而伸缩。颜家龙特别着意于“勾”处用力,衄挫涩行,势畅力到,整字端庄稳健。后来又把“屈脚”、“横波”等折画、捺画也曲折其姿,加大行笔力度与长度,形成典型的颜氏范式,而这些特征又使其结体和用笔相得益彰。这些笔画书写时,按笔势或从右边弯向左边,或从左边旋向右边,行笔得势,弧度合适,回锋向内或向上,转锋勾抱,宽紧得宜。
颜家龙在70岁以后多尝试少字书法作品,借以突破传统范式,灵活自家笔法。这中间有一批极具灵性和价值的作品,布局奇妙灵动,变化丰富。如斗方“龙”字方起圆接,线条先短后长,墨色先浓后淡,笔姿翻腾屈曲,忽左忽右,极尽神龙变化之妙。再如扇面“黄花晚节香”,五字呈曲线依扇形安排,节奏自成,尤为难得的是对几个横画和竖画的处理,于枯润、俯仰、长短之中见出多变的颜氏风格。
明宋啬《书法纶贯》云:“刚柔相济,权正相兼,平险相错,筋骨相著,古今相参,圆缺相让,纤涩相宣,理事相符,意兴相发,字法之能事毕矣。” 颜家龙站在自家审美立场,形成了方阔紧结而呈外抱之势的结字特征,但也各随字势,相机结构,并不偏执一端,故尔其书大气而磅礴,超然而入妙境矣。总之,颜家龙书法以方扁紧结为主,结构平正中蕴动势,理性中富情趣,是其智慧的产物。
(三)沉雄开阔的审美特征
书法审美特征寓含在书法家的书法风格中。书法风格是书法家在运用笔墨的过程中体现情感、气度以及个性的一种客观现象,是“这一个”书家区别于“那一个”书家的标志,也是一个书法家成熟的标志,是一个书法家思想感情与笔墨技巧相统一的显现。颜家龙无疑是一个风格突出的书法家,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力沉势雄,气象开阔。
1、借势生力
颜家龙认为势既来源于客观世界,自然造化,所谓“阴阳既生,形势出焉”;又来自于内心,是内在学养的自然流露,所谓“流美者人也”。势是美之必备要素,如何得势呢?颜家龙认为第一是借势。深入体会各种书体,具体作品中篇、行、字以及点画的内在之势,并长期刻苦训练,由单势渐成合势,也才能真正借到势。第二是创势。创势主要是依据个人性情及审美取向,创造出带有个性的势,这属于高层次的造势,也是一个书法家区别于他人的重要因素。因此欲得笔势,既要各尽字之真态,又要融合书家性情、审美趣味以及时代风尚。
颜家龙于“势”与“力”悟得精微,而于实践用心尤勤。他除创造“刮”字用笔法外,还对方扁字字势的研究有独特的领悟与处理。历史上凡具飞动之势者,其结字皆取纵势,观二王、张旭、怀素以至米、黄,莫不如此。而方扁之字欲使其飞动,难度甚大。前人对此多所探究,如赵之谦运北魏笔法,生飞动之势,特别是其尺牍,多具飞动腾挪之势。王世镗章草取法简书残纸,打破章草以单字构成为常规的静态,贯以行草的流美。颜家龙对这一难题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如其新作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结字方扁,用笔凝重,但气势畅达,神彩飞扬。笔墨处理虽多程式,但又能破式自化,灵活处理,无不如意。既有强烈的整体美,又有精到的细节美,墨灵笔健,势畅力雄,是其精品力作。
颜家龙有两个闲章,一为“用我法”,一为“自家法也”,他的用笔“刮”字法和方扁结构动势化均可视为这两个闲章最有力的注脚。
2、以柔济刚
刚与柔是矛盾的两方面,以柔制刚、以刚克柔、刚柔相济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所以古人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之说。颜家龙书法以方刚为主,辅之以圆柔,与他笃诚、重诺的为人处事作风与追求阳刚大气、沉雄浑朴的审美心理相契,所谓心性通于笔墨者也。颜家龙认为,刚柔两极所形成的中间值,书家各有所取以成其风格。风格无高下,重在内涵的丰富与个性的彰显。
颜家龙书法以柔济刚,首先表现在使转时的节奏变化。如扇面“黄花晚节香”,下笔凝重,使转随心,疾中见涩,擒纵自如,于流畅中见沉劲,于浑厚中显空灵。特别如“黄”“花”“晚”“香”四字的弧线处理,曲中寓直,集小曲而成大直;柔中带刚,含柔闲以致刚劲。其次是字内空间分割的圆弧形状与字外方扁形状的关系处理。清张廉卿从北碑中悟得方圆,以外方内圆的使转笔法而终成一格。颜家龙则用自家独特的用笔之法,结合字内空间的巧妙分割,用内圆外方的处理手段实现空间互补,以圆衬方,以柔济刚,从而使变化更加丰富,个性更加突出。
3、由通入化
颜家龙52岁以前,着力于借势,对基本功训练的重视是超乎常人的。他用心于笔画之法度,骨力之健劲,结字之端稳,其重在通。在52岁以后进入创势阶段,其重在化。颜家龙对用笔、结体的精研与独创是他书法风格得以成熟的关键,逐渐形成了以“刮”字笔法为特征的用笔范式和以方扁紧结为特征的结体范式,而且淳之以学养,力戒浅俗,终于成就了中国当代书坛上个性独特,力沉势雄,格调高雅,气象开阔的富有阳刚之美的颜家龙书法。
新作“大江东去,吾道南来”,可说是其行楷榜书对联代表作。用笔刚狠杀纸,转折灵动果决,用墨温润灵隽,而又以枯辅润。结字上紧下松,内密外疏,密处不容针,疏处可走马。单字独立,而字内则笔笔相连,笔画少的字不单薄,笔画多的字不繁复。边款仍以行楷书写,略增其流畅,笔画精到,骨力洞达,与正文大字相映生趣。整幅作品既有北碑雄浑博大之气象,又有南帖温雅和穆之丰彩,而且个性突显,确为大家手笔。难怪眼光挑剔的中国美术馆亦将之作为珍品收藏。观赏颜家龙书法,正如晤对颜家龙本人,他为人的笃实沉雄和思维的开阔敏锐在其书法上显现出独特的魅力,令人想到“龙起湖湘舞大风”的意境。古人云:气从地下催腾一粒种子,性小者为蓬,大者为蔽牛干霄之木。颜家龙书法不是婉转动人的小草,而是挺拔的大木,别有一种磅礴宏大的美感。
 
综上所述,颜家龙集近70年学养与功夫,打造了他富有个性和阳刚之美的书法艺术风格,为中国书法风格史的丰富作出了他的努力。也就是说,颜家龙对碑体行楷、行草的用笔和结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 “刮”字用笔法和方扁结构动势化,为中国书法艺术风格的丰富作出了他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 颜家龙《得德楼文稿》P107,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8
② 岳麓书社,1996.2
③ 贺长龄辑《皇朝(清)经世文编》,思补搂,1886.
④ 颜家龙《学书琐谈》,《书法》,2004年第11期P74
⑤ 颜家龙《得德楼文稿》P148,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8
⑥ 杨钧《草堂之灵》P10,岳麓书社,1985.3
⑦ 孙过庭《书谱》句,《历代书法论文选》P125,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
⑧ 朱履真《书学捷要》,《历代书法论文选》P600,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
⑨ 《颜家龙书法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4
⑩ 颜家龙《得德楼文稿》P148,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8
11 陈振濂《书法学综论》P53,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4
12 陶明君《中国书论辞典》P44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10
 
 

颜家龙书画研究院

(C)2011-2012 YANJIALONG8.COM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By SINFIELD

Email:250758186@qq.com 联系人:肖女士 QQ: 250758186 微信号:Caelyn250758186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116号同发大酒店 技术支持:征帆网络

浏览人次: